2009/04/29

新竹青廣班logo投票

這次logo徵選共有九位參與設計,請大家選出最能代表我們青廣班的logo吧!
點選圖片可看到這幾會設計者的創作意涵喔!
(本次投票截止日期為05/31止)

長青茶

大象

愛相隨

三士道

青蓮

菩提心花、快樂成佛

風城心蓮

生命中永恆的彩虹

滋潤法雨




2009/04/16

北08秋78班-98/04/09

一、讚頌:文殊菩薩祈求頌(嘉容副班長)
意樂:用心觀想,祈求菩薩給我們智慧,脫離生死輪迴。

二、供花、誦普門品(惠鈞班長)
1.供奉綠度母,度母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2.因眾生難渡而掉下兩滴眼淚,一滴淚化成綠度母,一滴淚化成白度母
觀想觀世音菩薩在這裡,跟祂祈求,千處祈求千處現,幫我們渡脫苦海。
(全體誦普門品)
3.普門品第三十頁:「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我們要念念勿生疑,觀世音菩薩就能於苦惱死厄為我們作依怙。
Q:觀世音菩薩如何救我們呢?
A:普門品第十四~十八頁,「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我們是居士身,觀世音菩薩若以佛身示現,我們也看不到,所以就示現了副班長來說故事給大家聽,大家一聽就相應了;「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像法師來講法,就把我們心裡疑惑解掉了。所以我們要在這師法友的環境,如理聽聞、好好學習,菩薩會透過很多境界告訴我們如何解決痛苦、得到快樂。

三、本週進度概述:P29(第三彼應如何依師軌理者)
惠鈞班長:
我們尚未開始修心,不要找太多老師,只要幾個老師,好好去跟他學。
Q:為何不能找很多老師?(稍後小組討論)
Q:要用什麼方式跟老師學習?
A:找到一個有圓滿教授的師長,去依止他,學的時候分為意樂(內心)和加行(行為),都要如理相應,才能得到圓滿教授。
公案:敦巴尊者初見阿底峽尊者的第一個晚上開始就每天供一盞燈在師長(阿底峽尊者)的床頭,直到師長圓寂。尊者圓寂後,敦巴尊者就說「我這一生中跟著老師學習,我的心和行,從來沒有一刻不如理」

四、本週消文(一):
炫霖(第四組):P29L5(第三彼應如何依師軌理者。)- P29L10(應如是學。)
1.應觀察善知識是否具足德相,如果具足,應聽其說法。
2.有敦巴、桑樸瓦兩位善知識,桑樸瓦的老師很多,敦巴的老師少,不超過五位。
3.桑樸瓦自西康來的途中有一在家人說法,他也去聽,其徒眾認為他是退自威儀,桑樸瓦認為自己得到兩個好處。
4.博朵瓦與公巴仁討論敦巴(師少)與桑樸瓦(師多)何者較好?
結論:「謂於未修心,易見師過,起不信時,善知識敦巴軌理善美,應如是行。」在未修心,即剛開始修習時,容易觀師長過失,就會不相信老師,故敦巴尊者的作法較好。

嘉容副班長:
1.如何依止上師,首先觀察自己是否具聞器德相,再觀察上師是否具十德相。
2.桑樸瓦的老師很多,敦巴的老師不超過五位。
3.隖波索迦,指在家人。
4.桑樸瓦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第一個好處是隨喜,隨喜在家人說法;第二個好處是聽聞佛法。
Q:為何不能找很多老師?
A:因我們內心還沒有淨化,會一直看老師過失,就不會想跟老師學習,所以不適合找很多老師。
5.師父說「不怕自己差,就怕自己爛」,知道自己差在哪裡,會去學習、改善;如果覺得自己爛,就放棄了,也不會有希求心去學習。

(休息五分鐘)

五、讚頌觀摩會宣傳(惠鈞班長)
時間:4月25、26日
地點:基隆文化中心、嘉義大學

六、慶生(泊硯師兄)
壽星:張甄育師姐
大家一起唱「生日快樂」祝福甄育。

七、本週消文(二):
嘉容副班長:
華嚴九心可總攝為四:
一、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捨棄自己隨心所欲的習氣。
二、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任何人都不能破壞我們依止善知識的堅固信心。
三、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我對師父很有信心,對上師的一切事情我都願意去承擔。
四、荷負擔已應如何行:承擔了師父的一切事情之後,要如何去做。

璟輝(第一組):P29BL3(如是應知,…)- P30L4(…隨便授其鼻肉。)
1.依師軌理可以從意樂(心理)及加行(行為)上來做。
2.親近意樂又可分為1.總示親近意樂2.修信以為根本3.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3.總示親近意樂:提綱挈領介紹親近善知識應有的心態,引用華嚴經的九心:孝子心、金剛心、大地心、輪圍山心、僕使心、除穢人心、乘心、犬心、船心。
4.孝子心:放下自我、自己的主觀意識,一切都要依著善知識去做,像世間孝子一樣。而且很多時候是要自己去觀察父親的喜好,看父親想要我們做什麼,一心一意去滿足父親的心意。
5.「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佛法說依法不依人,那為何要觀察善知識的容顏、喜好呢?因為師長透過他們的一言一行來教導我們,所以我們要觀察他們的容顏,學習他們的言行。
6.三摩地經:「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要捨棄自我,隨善知識而行,而且要確認我們所親近的善知識具備前所說的十德相;若未具備這些德相,不可隨便就依著他去做,「授其鼻肉」是說不要隨便讓不正確的人控制我們。
7.金剛心: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善知識,一定要一心一意依著他,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不能離開,要像金剛一樣堅定。

嘉容副班長:
1.孝子心的形象「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不能隨心所欲,要觀察父母的臉色喜好,隨順父母師長的教誨教誡而照著去做。
2.「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若不具備善知識十德相的人,不能隨便任其牽著鼻子走。
3.金剛心「謂諸魔羅及惡友等,不能破離」:惡友,舉例來說,今天你要來上廣論,他就建議你說天氣太冷,在家休息,不要去上課了;或叫你不要上課,跟他去逛街等,這些人會影響你對法的希求心,就是惡友。

(第二組):P30L6(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 P30L7(…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1.大地心就是要承擔起善知識的一切事情。
2.如博朵瓦祖師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你們能夠遇到如此的菩薩、這樣的善知識,能夠如法的奉行,實在是很大的福氣,不要覺得承事佛法是重擔,應該覺得很莊嚴。

(第二組):P30L8(荷負擔已應如何行,…)- P30L10(…應堅穩住。)
1.「輪圍山心」:碰到任何苦惱絕不動搖。
2.「輪圍山」根據佛經記載,我們現在住的地方是一個小世界,中間是一座最高的須彌山,周圍是海,海的外圍是輪圍山,一圈一圈的圍繞著須彌山,我們承事善知識也要像輪圍山一樣,以善知識為中心,繞著我們的師長轉。
3.公巴德熾和依怙童是慬哦瓦的弟子,慬哦瓦住汝巴時,公巴德熾覺得天氣太冷,實在受不了,依怙童就對他說,臥具安樂如「尊勝宮」(指最尊貴的地方)都不知道去了多少次,但是都還在輪迴當中,唯一能跳脫輪迴的方法就是依靠大善知識修學佛法,現在我們能夠親近這樣的大善知識,聽聞正法,應該要堅住穩固住。

彥宇(第三組):P30BL3(如世間僕使心者,…)- P31L3(…亦勇受持。)
1.僕使心者:「穢業」指比較髒的事情,像打掃廁所;善知識要我們做這些事情,我們都要照著去做,千萬不能有覺得慚愧或是懷疑,這就是世間僕使心。
2.在後藏有一個譯師智者集會的地方,有一灘爛泥巴,那個地方物資缺乏,敦巴尊者就脫下自己的衣服來擦爛泥巴,這樣還不夠,還去找來一塊白布覆蓋在上面,讓阿底峽尊者可以坐下來,前面還做個供壇,「依怙」是老師,此指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看了很高興,說:「奇哉,印度也有像你這樣做的人」,這句話其實是在誇獎敦巴尊者。
3.除穢人心者:「除穢人」是以前印度有一種專門除糞的人,他們的階級都是比較下賤的,所以除穢人心,就是不要傲慢,要用最低下的心跟老師學習。
4.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傲慢如高山,水由高處往低處流,因此高山蓄不住德水。
5.又如慬哦瓦云:春天來時高山上還是皚皚白雪,山谷處卻是一片青色的嫩芽,這是因為低處才蓄得住水。
6.乘心,就是乘載,對於師長的事業,雖是重擔難行,還是要承載下來。

萍娟(第四組):P31L4(如犬心者,…)- P31L8(…,悉無厭患。)
1.犬心者,對於善知識的呵責,應視為教誡,不能瞋忿。
2.如善知識畫師的弟子認為朵瓏巴對他們師徒總是呵責,可是畫師卻視之為賜教,且每受一次,就好像得到一次黑茹迦加持。
3.八千頌云:若說法師對我們求法者示現憤怒相,我們仍不能退捨,因為他既然是具德的善知識,就有他的用心,我們反而要去努力思惟善知識的用心,增上希求下法,對善知識敬重不厭,隨逐師行。
4.船心:對於善知識交付的事情,不管多重,不管多少次,都不能厭患。

嘉容副班長:
1.承擔師長事業要像大地心一樣,悉無懈怠;就像大地承載垃圾、雨水、萬物,我們承事師長的心就像大地一樣,不論何事,全部承擔下來。
2.承擔師長事業以後要如何做:輪圍山心、僕使心、除穢人心、乘心、犬心、船心。
3.一定要去除慢心,訓練自己謙卑的心,才能好好跟師長學習。
4.善知識畫師對於朵瓏巴尊者每一次的呵責,都當作受一次「黑茹迦」加持,「黑茹迦」是密續中的勝樂金剛,他呈現的就是憤怒的形相。

惠鈞班長:
1.作業:下週去看「密勒日巴尊者傳」電影,找出華嚴九心。
時間地點:四月十七日晚上開始在大遠百放映。
2.「我慢高坵,不出德水」典故:敦巴尊者有很多出色的弟子,有一次敦巴尊者的弟子帶著自己的弟子約四、五十位回去看敦巴尊者,然後就跟敦巴尊者誇耀自己帶了很多弟子回來,敦巴尊者就跟他說「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意思是我們是在學佛,不是要比徒眾多寡。
3.有一位很優秀的格西畢業後想要學廣論(註:格西已學完五部大論,廣論通常是閉關自學的經論),就去找了一位老格西要學習廣論,老格西答應了,但是要年輕格西當三年僕人;之後,就是每天要年輕格西去打掃、除糞坑等低下的事情,過了三年,就把年輕格西的慢心去除了,才傳他廣論,因為我們慢心太重是學不好的,所以宗大師說九心很重要。此處宗大師引華嚴經的九心,因為華嚴經是將菩薩行的部分講的最圓滿的,所有關於菩薩行的做法行為,都在華嚴經中闡釋的非常清楚,所以如果我們要走上成佛之路,一定要有這種九心,如果我們能依著做,也能像菩薩一樣成就。

八、回向、禮佛

◆本周進度:P29L5~P31L8
◆下周預定進度:
第一組:P31L9 (第二修信為根本..)--P32L1 (...由何能生)
第二組:P32L1 (有於依怙發大聲白..)--P32L7 (...修觀德心)
第三組:P32L7 (此復應如彼續所說..)--P32BL3 (...力漸微劣)
第四組:P32BL3 (復應於其具諸淨戒..)--P33L3 (...諸尊重中無能匹者)

北08秋78班-98/04/02

一、禮佛

二、母親節活動共同宣導
  惠鈞師兄引導
  Q:我們要怎麼報父母的恩?
  A:讓父母知道究竟的佛法。
  Q:為什麼讓父母知道究竟的佛法是報恩?
  A:讓父母跳出生死輪迴。得到解脫,得到涅盤。
  P218 LL4 『慈心饒益,應將彼等,安立解脫涅盤之樂而報其恩。』

三、上課前行(惠鈞師兄)
  1.上周法師來,非常高興。因為法師看到我們所辦的聯誼活動,讓大家可以從當好朋友開始,開始融入這一班。我們在學習時,若是旁邊沒有朋友,助緣,我們會走得很孤單。
  2. 我們在學習時,都會有個想法:”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夠跟師父一樣,能夠跟釋迦摩尼佛一樣。”就好比崇拜棒球好手,想要有一天可以跟他一樣。
  3.科判 表五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P24:1戒,2定,3慧,4教富饒,5達實性,6德增,
                7善巧說,8悲體,9精勤,10離厭)

     丁二:能依學者之相  (P28:1正住,2具慧,3希求)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戊一:意樂親近軌裡
      戊二:加行親近軌裡

四、讚頌:寒梅綻放於冬雪(惠鈞師兄)
意樂引導:
供養:唱歌給最喜歡的人聽:師長,佛菩薩。
發願:我想要穿越生死,都要跟著師長走。

五、上週課程複習(嘉容副班長)
第二組:P28L1 (第二能依學者..)—P28L5(…是諸德相)
1.能依學者分為那三個部分:1正住、2具慧、3希求。後面加上兩個:4敬法法師及5屬意,開說為五,這五項分為四點,(1)對於法具大希求。(2)聽聞之時善住其意。(3)於法法師起大敬重。(4)棄捨惡說受取善說。
2.若是具備正住,具慧。希求,則會『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可以看到說法者的功德,還有同行的功德。
3. 『然由聞者過增上故,執為有過。於說者過,反執為得。』若沒有弟子相,沒有辨別能力,則會把師長的功德看為過失,過失看為功德。EX:大專班的話劇:阿波一開始遇到三流教師,三流教師說好話,帶他到處玩。阿波很高興。這就是把過失看做功德。後來遇到一位戒穿缺老師,阿波認為老師沒有教他們東西,但是其實是有的。這就是把功德看為過失。
4.法師舉例:兩種昆蟲:蜜蜂和蒼蠅。蜜蜂只會停在花上面,蒼蠅隨便停,停在大便上面也非常Happy。這就是沒有辨別能力。所以辨別能力很重要。
5.補特伽羅:其他人。
6.『若知彼已能親近者,必須自具是諸德相。』:如果我們沒有具備正住,具慧,希求這三個條件的話,我們就沒有能力去辨別什麼是善知識,也就不知道要去親近他。所以要先檢查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條件。

六、本週進度(一)(嘉容副班長)
第三組:P 28L7 (其中正住..)—P 29L1 (…謂正直住)
1.『其中正住者,謂不墮黨類。』墮:陷在裡面。黨:宗派。陷在自己的宗派裡面,別人的通通不好。EX1:以佛法而言,『貪著自宗,瞋他法派。』譬如說我們在學佛,就說其他宗教不好。這樣不好。EX2:政黨藍綠對立。每次開會都吵成一團。
2.『由墮黨惱心,終不證寂靜。』寂靜:定。(P24,P25,善知識十德相的第二個德相-靜:定。)
3. 『應捨自欲,敬重安住,親教軌範,所有論宗。』我們應該捨棄自己的樂欲,對於親教師,軌範師,依論而立的宗派,我們要安住在其中。這樣才可以學到法。
4.『善說正道,惡說似道。』惡說似道的例子:佛法說不要執著,所以我明明五點要起床,但是因為不要執著,所以可以賴床到六點。聽起來好像對,但是這是惡說似道,相似法。似是而非。我們常會在研讀的過程中陷入這種迷思,所以要來上課,然後討論自己研討的心得,才會知道自己的解讀是正確的解讀,還是相似法。
5.惠鈞班長Q:不要執著,怎麼辦?我要怎麼辦才是『善說正道』?
 第三組A:不要執著不好的,要執著好的。
     要跟有經驗的學習,要跟同行善友學習。
     要具足弟子相,並且做到聽聞軌裡。
 第二組A:具足智慧,能夠分辨說這個東西,以長遠的眼光來說,是好的還是壞的。
     要有善知識來教。 要具足弟子相,具足可以學習的根器。
     要有學習的標準:戒律。
 第一組A:雖然不執著於五點起床,但是可能已經執著於另外一個相,譬如是五欲。所以他沒有精進。所謂不執著,是說到這個寺院,他的要求很嚴格,但是你還是可以適應得很好,內心不起煩惱,這才是不執著。
 班長A:什麼叫做善說正道?即是要了解一切無自性。
    無自性:性空。
    性空的反面:緣起。
    緣起:業果。
    如果沒有伏順業果,與性空緣起相違的,就是惡說似道。所以以剛剛的例子,幾點起床都可以,這是隨著我們的五蘊煩惱而轉,不是隨著業果,所以是惡說似道。
 總結:所以我們做很多抉擇的時候,
    ● 為了後世
    ● 為了無限生命
    ● 依著業果去抉擇
    ● 依著我為別人好,要勝過為自己好
    這就是善說正道。反之即為惡說似道。

七、行政事項宣導

八、填寫超薦單


九、本週進度(二)(嘉容副班長)
Q:(1)對於法具大希求。(2)聽聞之時善住其意。(3)於法法師起大敬重。(4)棄捨惡說受取善說。這四點哪一點最重要?
  第二組:對於法具大希求。要先想要學,有心最重要。然後才能辨別對錯。
  第一組:對於法具大希求。若是沒有希求,就會像畫中的人物一樣。
  第三組:棄捨惡說受取善說。因為正知見很重要。要先把善惡分清楚,不然就會學錯。
  第四組:對於法具大希求。因為連一點心都沒有要學,就不會想要去分別善惡。
  惠鈞班長:對於法具大希求。假設沒有希求心的話,縱然佛陀在我們前面,叫你過來,要帶你去向涅盤。要你現在跟他走。你去不去?若是沒有希求心,就不會去。
  
嘉容副班長:愛吃蚵仔煎的人,只要知道哪裡有好吃的蚵仔煎,再遠都會跑去。一樣的,當你對佛法有強烈的希求心,你就會趕快跑去學。就是這種信心。

第四組:P29L2(是諸堪為..)—P29L4(...廣大義利)
1.『若完具者應修歡慰』。什麼是歡慰?隨喜自己。別人有做好的事情,我們要高興,希望自己可以和他一樣。看到自己做好的事情,也要為自己高興。
2.Q:今天看到一個人出家,要不要隨喜他?要。我想要跟他一樣好。可是我還沒有想要出家的心情,怎麼辦?是不是就不要隨喜他了?
嘉容副班長A:廣論文中就有答案。『若不具者須於將來能完因緣勵力修做。』我努力的學,將來有一天我因緣具足時,我也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

十、回向、禮佛

◆下周預定進度:
第四組:P29L5 (第三彼應..)--P 29L11 (...應如是學)
第一組:P29BL3 (如是應知..)--P30L6 (...情面無常)--孝子心與金剛心

◆行政事項:
4/6 定培保溫
4/18-19 寺院定培
4/30-5/2 鳳山寺 誦般若經
5/2十八尖山母親節活動

2009/04/03

菩提道次第廣論》簡介 Lamrim Intro

釋名《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就是我們祈求的果——佛果
佛是我們尊崇敬仰的人,是一個覺行圓滿的人,佛是梵文,翻譯成 中文是「覺者」,覺悟世間的真理,證得究竟圓滿的果。我們祈求徹底 的離苦得樂,而達到的目標就是佛。
※「道」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的方法

※「次第」是努力的過程必須一步一步地循序漸進

※「廣論」就是詳細說明從凡夫到成佛這一條路
我們瞭解後照著次第努力實踐,結果就會出現。

《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結構分為五個部分:道前基礎,下士道,中 士道,上士道,止觀。

道前基礎

道前基礎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1.聽聞軌理;2.親近善士;3.修習軌理;4.暇滿人生;5.道次引導。

「我們不管學習任何知識或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有妥善的準備 工夫,做為往前跨或更深入的基礎。比如建造一棟摩天大樓,要先勘察 地形,請建築師規劃,看看這塊地是否能負載得了這棟摩天大樓?然後 才可以一層一層往上建。道前基礎就是『心理準備』……」 「道前基礎就是教導我們:既然得到了殊勝圓滿的教法,應該準備 什麼?要具足什麼條件、用什麼方法才能趣入,進而修學?廣論告訴我 們,要親近善知識才能趣入佛法,要思惟人身難得易失,才會策勵自己 修學佛法。」
~日常老和尚

透過道前基礎的準備和認識後,趣入佛法所修學的三士道,也就是 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次第。

下士道

下士道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念死無常;2.三惡趣苦;3.皈依三寶;4.深信業果。
其中最主要的是皈依,為什麼要皈依呢?為了要離苦得樂,既然要 離苦得樂,為什麼一定要皈依三寶呢?

「真正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人要具足四個條件,第一:他自己已 解脫一切怖畏,徹底究竟圓滿解決。第二:他有能力幫助我們,能善巧 方便度化求助於他的人。第三:他願意幫助我們,以大悲心遍救一切眾 生。第四:他能普利一切有恩無恩,佛有大悲大智大力,救護一切有 情,對一切眾生一視同仁,即使是屢次傷害他的提婆達多,佛依然救度 他。至於供養與否都無關緊要,佛真正歡喜的是我們依著他教導的方法 如理行持,因為佛的目標是救我們,他把自己解決的方法如實告訴我 們,還得靠我們自己依法實踐才有可能跳出生死輪迴。以上四個條件唯 佛真正具足。」
~日常老和尚

中士道

中士道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思惟苦諦;2.思惟集諦;3.思惟十二有支;4.思惟解脫生死正道。

「修道證果這一條路困難重重,若無強盛的推動力,是會半途而廢 終至一事無成,所以我們要先認識苦,感其逼迫性策發修學,因此中士 道說明的就是四諦:苦集滅道。集諦為因,苦諦是果,道諦是因,滅諦 是果……」 「諸位應該能清楚地認識,欲修學佛法先得生起厭離心,否則會貪 著世間的安樂,欲救度眾生也得靠出離心昇華為菩提心,否則自不知苦 怎知眾生苦?小乘解決自身的問題尚且要厭離心,大乘要度眾生不修厭 離心可以成辦嗎?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次第的必要性,由修習中 士道進一步修學上士道。」
~日常老和尚

上士道與止觀

上士道與止觀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發大菩提心;2.修菩薩行;3.奢摩他;4.毘缽舍那。

「修中士道後,進一步就該想到:一切眾生沉沒生死苦海,只是自 己解決生死,仍不能救度一切眾生;為救度一切眾生,自己必須成就無 上佛果。由此發起菩提心,求受菩薩戒,學習六度,修學四攝,就是上 士道。成佛的因是菩提心,怎樣使這個因究竟圓滿呢?廣論在最後一部 分說到『止觀』,止觀兼修才能明了見真實義,詳細抉擇清淨正見。」
~日常老和尚

以上五個部分不是孤立無關,而是脈絡貫穿的,是成就無上菩提必 經的過程。

此文轉載自 北加福智中心

2009/04/02

北08秋78班-98/03/26

一、禮佛

二、讚頌:
p47,【寒梅綻放於冬雪】,將經論海洋心「緒」納,修改為心「續」。 (嘉容師姐帶唱)

 (1)禪聞法師教我們要常常把諸佛菩薩觀想在我們的心間,無限的生命,在我們死亡的那一刻,心識與身識是分開的,身體就丟掉沒有用,可是心會流轉到下一世的生命去,然後我們常想諸佛菩薩在我們的心間,在我們心識流轉的時候,佛菩薩才有辦法幫助到我們,佛菩薩擺旁邊,心跑掉了,怎麼幫你,這個平常要做一個練習,所以在唱讚頌時,可以想像一尊你最相應的菩薩,想觀世音菩薩、師父也可以,你最相應的是師父就想師父,諸佛菩薩、佛陀,想像他在我們內心中間,在唱這一首讚誦,對著他唱。
 (2)觀想的方法:平常我們比較習慣閉眼觀想,法師教我們觀想要張開眼睛,可以觀想好,在把眼睛打開。觀想有困難的人,可以試一下這個方法。

三、供養法師前行
 (1)班長準備密勤日巴香,供養法師,大家自由發心供養,一塊錢、五塊錢都可以。是心意。你覺得不想投進去也OK。
 (2)徵求兩名自願者,代表供香給法師。學員一名、職事一名。
 (3)供養的時候,就觀想,種下一個正因。

四.供養的故事:
佛陀帶著眾人週遊列國時,經過一個城市,城主想說佛陀很厲害,就想說大家去供養佛陀以後,會不聽城主的話,結果就下了一道命令,什麼命令? 誰敢去供養佛陀要繳五百元的稅金,要繳那麼錢,大家就不敢去供養。結果佛陀進城以後,一行人就沒有人去做供養,有一個老婦人,看到佛陀的莊嚴相,就非常的感動,這個老婦人很窮,手上祇有一碗很粗糙的食物,佛陀這麼莊嚴他吃的一定不是平常的食物,可是他即然願意出來托缽,佛陀示現他的大悲心,佛陀非常的慈悲,心裏想到這裏就非常的感動,就跑過去跟佛陀說,我知道你是一個聖者,我是一個很窮的人,我沒有什麼東西,如果說你不嫌棄的話,我這一碗粗糙的食物就供養給你,佛陀就看到老婦人,以很虔誠的心,佛陀知道這個婦人非常的恭敬,佛陀很高興接受她的食物,然後,佛陀就會快的就面露微笑,並發出五彩的光芒,這些光芒又從眉間收攝回去,阿難在旁邊,了解佛陀的一言一行都有特別的含意,阿難就問佛陀,為什麼會微笑?佛陀就很高興說,這個老婦人這麼虔誠的心,因為她的供養可以感得十五世出生在富貴人家,不墮惡趣,而且下一世會成為男兒身,然後會出家修行,然後會變成辟支佛,她祇供養一碗很粗糙的食物就有這麼大的功德。這時候路人經過了,看到這一幕,就跟佛陀講,佛陀是一位王子,你怎麼可以接受一碗這麼粗糙的食物就撒下這麼大的謊,佛陀示現,佛陀的舌頭很長,你又寬又大的舌頭就蓋住臉,佛陀就說如果你有讀過經典的話,我這樣舌頭的人會說謊嗎?經典上記載,舌頭可以蓋住臉的人,表示三世沒有說過謊,他的話非常的可信。那個人又讀過經典,也相信這件事,但是為什麼這個老婦人祇是供養這樣的食物,就會有這麼大的功德,不相信,佛陀就問那個人說,你在這個世間有沒有看過奇怪的現象過?很稀奇的現象?有啊,我曾經看過一顆樹,他的樹蔭大到可以遮避五百輛馬車、軍隊,佛陀就問他說,那這一顆樹的種子有多大?這個人想想這一顆樹的種子,祇有一般樹種子的三分一,這麼小,不會吧!這麼小的種子可以長出這麼大的樹?那個人說真的真的,我親眼看到的,它的種子這麼小,樹就這麼大。佛陀就跟他說,你看到的剛才的景象是否也類似這樣的道理。一顆小小的種子,可以長出這麼大的樹,老婦人小小的供養,可以生出這麼大的功德,是不是一樣的道理。那個人一聽,就說對啊!就很恭敬的聽佛說法,佛陀就為他宣說法要,那個人越聽越開心,就證得初羅漢果,然後聽了很開心,就請全城的人出來說法,後來全城的人知道這一件事情,把要繳的五百元的稅金,全部來供養佛陀,後來城主也是心生慚愧,自己的心胸太狹礙,他就出來做供養,這個故事是讓大家知道小小的一顆種子,就可以長出這麼大的樹,所以不要小看一塊錢、五塊錢。

五、科判:
【表一】:甲一至甲四、【表四】:甲三、【表五】:甲四-丁二:能依學者之相

複習:
(1)P24L10,善知識的十個德相。
(2)P26,三學(戒、定、慧)、達實信、悲愍心,這五個是善知識德相中最重要的五項。
(3)看看週遭的朋友,是否符合十六種德相。

P27頁L9 1)具慧 2)形貌正 3)潔淨 4)姓尊 5)趣注法 6)大辯 7)勇悍 8)根調伏
9)和言 10)能施有悲愍 11)堪忍餓渴及苦惱 12)不供婆羅門餘天 13)精悍 14)工巧
15)知報恩 16)敬信三寶。

六.從小到大,學一樣東西,學的很不錯的經驗:
(1)學唱歌 (2)打監球 (3)寫書法 (4)寫程式
結論:
(1) 要有很大的希求的心
(2)聽同行的話、朋友的話、老師的話,互相學習。
(3)智慧去做。正住、具慧、希求。

七.消文: 
第二組:P28L1 (第二能依學者..)—P28L5(…是諸德相)
整理:學得人應該具備什麼條件,真正具足條件修學的人,應該具有三個條件:正住、具慧、悉求,有了這些條件才能產生上面的功德。具有三樣條件的人,堪為聞器,才是可以真正修學佛法的弟子,有了三樣條件以後,對法師的種種功德,你可以看得見他的功德,看不見他的過失。若沒有具足條件的話,那麼法師的功德將看不見,看見的卻是他的過失,要具足條件,才能夠辨別清楚,這是很重要,了解真正動機、行相,要具足條件,如果不具足條件時,由於聽聞的人,過失很強盛,善知識他是絕對的圓滿,由於聽聞過失的關係,反執為有過,對於老師所講的是對的,反而認為是有過失。老師有過的地方,反執為德,要了解師長是斥責你或縱容你的時候,他的動機是什麼,如果你能夠了解的話,那怕他是縱容你也對、斥責你也對,如果不能夠了解,縱容你也是錯、斥責你也是錯,縱然善知識具有全部的條件,如果你不了解的話,沒有辦法像他學習。如果你想要了解他,必須具備一些條件。修學佛法如果你不去找善知識的話,就沒有辦法學。

八、惠鈞班長時間:
  提醒大家學法的心態-
 (1)要有弟子相,正住、具慧、希求。
 (2)廣大希求、正住、恭敬、具慧。

九、供養法師:
 (1)秋季班:買香供養法師的緣起,是上星期惠鈞班長幫媽媽過生日,至餐廳慶生,餐廳的主人是信仰白教的,有一盒香是密勒日巴香,這一個尊者在密教中,他是一位即身成就的修行者,在廣論中,一直宣說,他的依師軌理做的很好,他很有弟子相,我想說他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榜樣,秋季班剛好學到弟子相的部份,趁這個緣起代表來供養給法師。尊者傳有公案有人要跟上師去求法,所以他就非常辛苦的做一天工,就換得一個盆器,盆器非常圓,把金盆供養給上師,上師就用他來倒滿油來供養,這是非常好的起,可以圓滿的承接我的法。希望我們能跟尊者一樣,來供養香。
 (2)春季班:這一年的學習供養法師,還沒有學廣論之前,與學廣論不一樣的地方,每次來上課,讓我的心變得很快樂,以前是常皺眉頭,對很多事情保持懷疑的人,但是來上課之後,很快樂、很快樂,以前學東西就是這邊學一點、那邊學一點,沒有深入,但是修學到廣論之後,就是我心靈深處在尋找的東西,就像走過千生萬世讚頌寫的一樣,第二個部份就是我一聽師父廣論的帶子,我們如果聽不太懂,大家都有這個過程,但是我現在覺得原本是障礙我的東西,現在已經變不見了,就像我們平常在聽國語,就變得很熟悉,就能夠去思惟師父所講的話。之前很害怕消文,也是有幾次沒有來上課,有幾次是自己的身體不是很舒服,其中有兩次,為了消文有點逃避,會說我身體不舒服我不要去好了,然後,後來發現逃避之後,事情還是沒有解決,所以下次還是要輪到我消文,該你的就是逃不掉,還是要責責完成。每次上課時,會有很多煩惱,如工作、情緒、雜事也好,很多境很多煩惱,把自己用的烏煙瘴氣,在工作中有無明三把火起來,很難控制自己,連自己的心、情緒都很難控制,就會覺得我不要來上課,很奇怪每次來上課,心就變得很平靜,好像煩惱都不見了,很喜歡每次來上課,最後兩點,就是我覺得最大的改變,就是我現在已經慢慢吃素,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因為就想到說我來學,我來上廣論,要好好跟師父一樣,所以應該這個點,要慢慢練習,然後藉由不殺生,不打蚊子、蟑螂,然後還有其他的動物,不吃肉,不造不好的業。最後一點,我很希望大家來上定培,因為有法師的教導,讓我比較清楚廣論裏面的理路,師父想要告訴我們的東西,像上次性鎮法師就有講到,他用宗、因、喻,來帶我們師父想要告訴我們的,就覺得平常上課、定培收獲很多。

十、法師上課:
1.能依學者分為那三個部分:正住、具慧、希求。後面加上兩個,那兩個,敬法法師及屬意,開說為五,這五項分為四點,(1)對於法具大希求。(2)聽聞之時善住其意。(3)於法法師起大敬重。(4)棄捨惡說受取善說。為什麼這邊花那麼久時間講這個? 廣論所學,每一個法類,要學的都有一個目的,一個學生,所依善知識之相、良善的師長,他必需具備的條件,你有本事跟他學,你認得出來嗎?
P28L4講述學者的條件【是故縱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識,然於其師亦難了知。】
因為自己不具備學習條件或可以觀察善知識的條件。
P28L5若知彼已能親近者.必須自具是諸德相。
如果你要跟隨的人具備有善知識條件,學的人必需要具備相應的條件。
2.聽的時候要善住其意,聽的時候,想學,要了解別人的觀點。有些人在回答到他的問題時,很善住其意,不是他的問題時,就沒有在聽。我祇能說你具有某方面的希求,不具大希求。大希求是很廣泛的意羲。
3.能依學者之相:透由思惟及了解別人趣入角度的不同。如很會開車的人,天底下祇有他會開車,你開車怎麼樣,他很難接受,請仔細留意。當我們學到某一程度時,就沒有希求心,很難接受別人的意見,為什麼你講的話他要聽。聽聞時,善住其意,這兩個是互相影響,希求心沒有時,就不會善住其意。問答問題時,只注意我的問題會不會回答。
4.以前剛到寺院時,很多狀況不明白,常常出錯,做了幾次以後,別人出了狀況,接下來會輪到我。工作時,我們不可能期待一輩子祇做一個工作,不管過程中,一定會累積,算一算,別人犯了錯,接下來會輪到我,我都會仔細的觀察,我要未雨綢繆,從某一方面來說,他做錯了引發我的觀過,從苦樂來講,我不希望別人不要對我觀過,這種動機不是好的動機,觀察以後,有經驗也好,沒有經驗也好,多多觀察,上課時,仔細觀察,不要太過拘謹。
5.棄捨惡說受取善說:是正住、具慧、希求,三者中的具慧。
P46 L13,奢摩他:定 毗缽舍那:空性。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應如何行。指的是吃飯該怎麼吃、睡覺該怎麼睡。吃不是挑好吃的吃,不要增長貪心。你必需要棄捨惡說受取善說。

十一、法師回答問題:
Q: 為什麼女眾不能獻香給法師,難道佛法也有男尊女卑嗎?
A: (1)法師有受持戒律,對於異性的部分,今天假如是女性法師時,就要換男眾問這個問題了!法師是一個學佛的人,受持的戒律, 戒律是防非止惡,從心念開始, 為的是調伏他的心性,所以要注意到甚麼是會引發他煩惱的境界,對於這些境界必須要先離開.就像一個很喜歡賭博的人每天在賭場你叫他怎麼戒啊!法師並不是沒有煩惱的,可是他是希望透由正確方法猛利對治煩惱的人,如果你認同這種想法,你就必須要尊重在為猛利對治而努力的人,而且大家這麼作也有護戒的功德.(2)男尊女卑的概念不是用行為上來區分,以佛法而言,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一個正確的修學方法來承辦如同佛陀那樣圓滿的慈悲與智慧,就以這點來看男女是平等的.但也不是男女不分,男的就是男的,女的就是女的,是有各自的因緣而成為男的或女的.

Q: 和尚是指對何種人的尊稱?
A: 有修行的出家人,這是不能隨便尊稱的,一般出家人稱之為法師,而和尚是指寺中這群出家人的師長,是有修證,有證得的!

Q: 初學廣論抱著好奇有疑問的態度可以嗎?還是不能挑戰權威?
A: 既然是權威,就經得起挑戰!抱持好奇和疑問的態度,這是很正常很合理的,不過不管對方是誰,保持一個敬重的態度,這是很必要的,不管你學不學佛,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都被否定,你說他這一生會不會很淒慘?他的生命會不會很悲觀?

Q: 有學員參加朝禮法會,聽見稱如證和尚而起煩惱,覺得和尚應是具足德行的人,而不想再去鳳山寺,但仍想來上廣論課,該如何幫助學員?
A: 好好上,學清楚之後他自然就會去鳳山寺,那只是概念不清楚而已.

Q: 很好的朋友不喜歡我學佛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好?
A: 不希望你學佛可能有幾個方面:
(1)對他沒有幫助只有傷害:我們自己可能要做一些反省與觀察.在我們團體有些狀況是蠻容易出現的.當他覺得好的時候別人也要跟著這麼好,這時旁邊的人會不知所以然,比如一個家庭母親開始學廣論之後,他的小孩就會得到熱烈的關切,”好好吃素 而且要吃也有機的素”.以前我在家的時候,我媽媽是權威,覺得牛奶好時,我就開始喝牛奶,覺得精力湯好時,我就每天都要喝一些奇怪的東西,喝完後都要問我說感覺精神有沒有比較好? 我都覺得沒差,從這樣的例子,如果你遇到這樣的狀況,你也不需要太觀過,從這些觀察上面去尋求一些啟發跟經驗,對我自己所認知的好,作一些檢查,當我確定這是好的,我可以做第二步的檢查,我的好要怎麼樣傳遞給對方? 讓對方接受,很多好的東西都會被糟蹋,不是因為他不好,而是方法不對,要去觀察到適合他的次第是甚麼? 所以廣論對我們很重要,因為專講次第,所謂菩提道就是一條讓你越來越好的道路,而所需要的就是次第,忽略這個次第,菩提道可能就會變成庸常道,乃至於是一個墮落道!因為不符順次第的關係!師父在錄音帶中,有舉一個例子: 要煮出一道菜出來,要有次第,要先洗再切再煮,否則像茄子,先煮完再洗,上桌前就已經很噁心!所以你要觀察在和他相處時, 你是不是用很多佛法的概念而造成他的壓力?或給予他一種被冷落的感覺?
(2)我們忽略了一件事情,從我們接受到行動,事實上是有一段過程的,而我們往往都不給別人一段過程的機會,就直接行動吧!然後他不知所以然,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 沒有過程只有結果,他只會覺得自己被強迫,完全感受不到這個結果有甚麼好處,所以學習是要有耐心的,引導別人學習是要有更大的耐心的,所以幫助別人學習,可以說是一個幫助自己開展的一個很好的學習觀察你跟他相處時,引發他何種負面感想?
(3)當然也有一種是他聽了太多錯誤的成見,說他懂又似是而非,說他了解又一派胡言! 以前出家時,碰到有人問我會不會武功? 肯定是天龍八部看太多,因為他對學佛的概念都是來是武俠小說,有人聽說你學佛,就會說你吃素.吃素有很多原因,減肥也是一個原因,假如吃素的都是學佛的,牛肯定學佛!! 我們一些不太正似是而非的概念都是來自於不太正確的學習,所以我對於前面說抱持好奇和疑問的態度挺認同,不然很多都是一知半解或是差不多,到最後形成更錯亂的結果,不利於自己的學習,乃至於善法的傳播!

Q:對於殺生是否有明確定義?比如屠殺冰凍早已死亡的魚算殺生嗎?父親是以殺魚為業,要怎麼做才能讓他少造惡業?
A:
(1)有,後面學到業果會講.師父對於在家居士的職業都有一些建議,盡量避免一些殺生的職業,可以的話從事一些幫助別人,如教育或是救護的工作如醫生.面對這種情況,可能眼前你沒有辦法扭轉,但是你可以多造善業多回向,可能這些跟你有緣的眾生,這一生雖然遭到殺害,在未來的生命裡可以遠離這樣的痛苦!
(2)另外,挑活的來殺跟挑死的來殺是有差別的,像外面的活魚三吃,假如換成是你在裡面游,換別人來挑,你會覺得那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嗎?這樣的狀態跟死掉以後當作食物造的業是不一樣的.一個是你在他活著的時候就給予死亡的威脅,另一個是他死掉了. 但死掉之後吃不代表沒事,只是業比較輕,在不能選擇的狀況下,退而求其次,選擇一個比較輕的造業狀態!
(3)甚麼叫殺生? 第一要有殺心,第二要有明確對象,第三有行為,第四真的殺了,第五真的死了,殺生的業就整個成辦.相信大家都不會想殺生,只是因為想吃好吃的,往往會被騙,血腥那一面你會看不到,你只會看到桌上的美食,只要你稍稍想一下或看一下背後是怎麼殺生的,你絕對不會想吃的,因為你絕對不忍心因為口腹之慾,造成另一個家庭的破碎,你說動物有沒有家庭?你有家庭,難道兔子,魚沒有爸爸媽媽嗎?在有些國家殺生的方法是非常殘酷的?有些山產店殺兔子,他是不會直接殺,而是先把皮拔掉,只剩一團粉粉的肉球在那裏,拔的技術非常快,幾分鐘就可以拔一個,而且以此非常得意,因為他的技術非常純熟!動物是有知覺的,當血一直在滴的時候,你想想看,與其告訴大家殺生不殺生,大家可以去體會生命的必要性與價值性,去感受除人以外的生命是有苦樂的,當你可以感受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們會比較去尊重別的生命!
(4) 一下子做不到,退而求其次,比如不得已的殺與理所當然的殺,這兩個是不一樣,如同法律中的蓄意殺人與過失殺人,佛法更是不用說,怎麼樣引發家人的善心,起碼不會引起一個殺的最重的業,如果有機會能夠改那是最好!

Q:工作中有購買物品,因而有議價殺價,我對這件事情感覺不太舒服,以何心態來看此事?
A:
(1)這有點難.你們覺得法師會殺價嗎? 基於幾個理由,雖然是出家,出世間但你不能跟世間完全沒有交集的狀態,但相對於這種情況之下,有幾個考量: (a)不是要佔你便宜 (b)出家人用的錢是十方信施,不能因為容易拿到就隨便亂用(c)若是你用一種居心不良的動機來要三寶的錢的話,不利於你的現世跟後世!我們對錢是很謹慎的,當然還有戒律持守的關係!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從行為上你看起來好像在殺價,但心態上並不是希望佔他便宜,只是讓他理解這些錢並不是圖謀個人利益而作的一個採購.
(2)就商業行業而言, 他可能就是覺得你要殺價.這一點是兩難. 舉個例子以前法人慈心用來運輸生鮮食品的車不見了,接到竊盜集團的勒索電話,說要我們拿錢贖回!在商言商,要不要討價還價?要給多少?誰來給?大家都不敢做決定,因為這是學員捐出來的錢,誰敢給?後來就問到師父那邊.後來,師父指示絕對不能給錢,而且還跟他講叫他把車子還我們.師父說對方偷車盜業已成,如果再給他錢,這是雪上加霜!這樣不行!我們的想法是他偷了就偷了,但師父堅持說,請他把車子還我們,錢我們可以考慮借他,等有能力再還,甚至是布施給他!而我們的人也就打電話跟他說,錢可以給你,但車子先還我們!竊盜集團也傻眼,第一次遇到人家這樣來談判,從世間角度,你會覺得這是議價殺價,但師父的動機非常明確,這樣的盜業因為車不隸屬個人,所以他盜的話,全部人他都集一分罪,以後是全還,比如說車是五十萬,以後他是要還每個人五十萬而且還要變本加厲,因為業會增長廣大!竊盜集團不相信我們會守信用,因為基本上會偷人家的東西,就沒甚麼信任感,後來堅持好久對方開始降價,但我們反正就是不給,師父說當他還車時盜業就不成立而且這筆錢也不是勒索來的,是我們布施給他的,遇到這種狀況下就可以看到有智慧跟沒智慧的人就是差很多!後來對方沒轍就真的把車還我們,我們也就真的把錢匯給他!還邀他們來法味吃飯,而且師父還要我們不要認他因為他會良心不安!
(3)實際上在議價殺價過程中,秉持的誠信的原則,若能互相信任那是最好的.若不行的話,心態上不要是一種占便宜的心態,可能你的主管要求你這樣,但你主管的心不是你的心!你可以還是留一分待人著想的心去做這件事情.再舉個例子,在幫僧團採購東西的時候,對方會覺得我去殺價,對方會覺得團體這麼大,怎麼會沒錢?事實上,里仁店的錢也不是給僧團,實際上的狀況是我們沒這麼多錢.可是需要採購這些東西.所以心態上他是覺得我來殺價,但我沒這個意思.過程中你能接受就談得成,你不能接受就沒辦法!你接受了你願意供養,我隨喜你,或你願意退讓這是在護持三寶事業,你會幫助到很多人!看起來他吃虧,他可能也沒學佛,他覺得他可能被殺價.但你對他的心態基本上不會造成一種殺價占便宜的結果,因為你沒有這種動機!最後的取決點是你的心態是甚麼!
(4)以各位眼前的狀況是不可能做到這樣,以前我從一個碼頭要到一個機場車程只有五到十分鐘,但因為沒去過,一下去一堆計程車司機圍上來開始喊價,可是我的航班快要飛了.五到十分鐘車程先從兩百塊(乘以四)喊起,我在其他地方搭過起跳是四塊錢,那邊是一個比較發達的地方,也沒那麼過吧!雖然很近,但無明的特徵就是這樣,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雖然旁邊一棟大樓是機場大樓,你也看不出來,因為沒去過!他們這麼多人喊價肯定是騙人的,也沒有特別接受,後來他們就開始降價,肯定騙人!好幾個人一邊喊,後來想我花這時間跟你殺價幹嘛?但我又得趕航班,但錢也不能隨便給你,總不能因為是法師,出去像傻子一樣錢到處花!這怎麼跟居士交代呢?只說我再考慮考慮,基本上我知道你的價錢不合理,後來就一直降四十塊,旁邊的法師說差不多了吧!四十塊,快要來不及了!我說沒關係再等等好了,那時候我並不是特別要殺他價,我只是在觀察只有這個方法可以到機場嗎?後來才觀察到旁邊有一台小巴--機場碼頭接駁車,因為不曉得,出了碼頭後看到同船上的人坐一部車跑掉,也不知道這部車要到哪裡去?後來發覺有落單的人,跟我們是同一船,看他那麼多行李,肯定往機場,一問之下後來是機場接駁車,所以四十塊也沒花!舉這個例子,是說我們不習慣殺價,在寺院裏面我們不會遇到太多這種情況,但出門辦事時,也會遇到這種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你不要想他要詐你多少,我應該不要吃虧!在這種情況下,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空間,上次那個對我是一個經驗,下一次我就比較知道如何妥當一點跟他應對,可能他被迫降價但最後我會多給他一些,因為你老實說我鼓勵你的善行,我錢可以給你沒關係,但你護持我這是行善!你也可以用這種心態基本上你不是要占他便宜,關鍵是你怎樣維持一個好的動機,第二個要智慧,沒智慧肯定是你也沒辦法改變現狀!

十二.回向、禮佛

十三.寫回饋單


◆下周預定進度:
第三組:P 28L7 (其中正住..)--P 29L1 (...謂正直住)
第四組:P 29L2 (是諸堪為..)--P 29L11 (...應如是學)
第一組:P29BL3 (如是應知..)--P30L6 (...情面無常)--孝子心與金剛心

2009/04/01

北08秋78班-98/03/19

一、禮佛

二、讚頌:文殊菩薩祈求頌(彥宇、育維帶唱)

三、前行(惠鈞班長)
我要講一些話,不然大家會覺得今天的活動只是在吃東西,法師常跟我說「你們辦活動的目的是什麼」。廣論課跟聯誼有甚麼關係?廣論大家將來讀熟,宗大師他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只有一個,就是要我們能發菩提心,能夠成佛,從前面聽聞、講說、依師軌理,目的就是為發菩提心。甚麼叫菩提心?一個叫世俗菩提心,一個叫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要經過慈悲與智慧,但大家可能不清楚要怎麼下手,可是透過師父引導,我們要走高遠的目標,眼前下手處在於我們能不能跟著一群同行善友,一塊學習、一塊鼓勵,我們這節課聯誼,第一是請把你的心打開,第二是認識朋友。

讚頌:覓幽蘭(彥與、育維帶唱)

四、供養前行(惠鈞班長)
為什麼要供養,就是開始練習,不要貪著好的東西。把你眼前的食物看幾眼,想像你已經餓了十天,把這最好的食物,去供養諸佛菩薩。

五、供養、讚頌:供曼達(惠鈞班長)
介紹糯米香茶:上周鳳山寺定培,法師講述,接班上師偶然中發現這茶很好喝,又不傷胃,供養給師父,師父一喝也很喜歡。上師後來想再供養一次,問師父,師父說”謝謝,我已經戒掉了”,師父對內心持戒非常嚴謹,因為這茶好喝,所以不喝。

六、影片欣賞:大專同學戲劇表演,及戲劇內容分組討論

七、認識戲劇中的同學、分享
吳尚謙師兄(飾種姓劣):之前練習時,老師要我們揣摩每個角色要有一個習慣動作,一直想不出適當的,後來決定一直替大家泡茶。
林孟諭師姐(飾強盜):彩排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我這強盜太沒魄力,應該要很兇狠。這齣戲在講主角阿波,一開始跟錯老師,養成傲慢的心,後來遇見戒穿缺、種姓劣他們,覺得他們這麼醜,話都不會講,覺得他們武功一定不高強,後來透過弟子相的教導,才知道好的老師不是在於容貌等等。
曾琪庭師兄(飾不悅耳)。
李政興師兄(飾貌醜陋)這齣戲演的是"不應作意法師五處",去年在大專幼幼班就上過,可是不知道它的內容是甚麼,透過這次演戲,就對這行相比較深刻。戲中有兩位武術指導,一位就是種姓劣,另一位是老虎,他們學過國術,我也覺得國術滿有趣的。
段景斌師兄(飾武士山教主)。
施宗融師兄(飾弟子相):一開始我覺得不太適合這角色,因為太正面了,我覺得我沒這麼正面。演完這部戲,自己在生活中會有一點改變,比如不會去在意老師上課怎麼講這樣子,這是我最大收穫。
彥宇:不應作意法師五處,戒穿缺,種姓劣,貌醜陋,言鄙惡,不悅耳。我們在學過這段,是不是大概有一點印象,但不深刻;透過這影片,比如你想到種姓劣,就會想到這角色他的行相,把我們學到的東西,更深一層在我們心理面。

八、活動"認識你真好"
宗旨:"請一起珍惜身邊多生多世難得的同行善友",
規則:各組再打散重新分組,在有限的時間內去認識組員,最高分的有連成六條線喔。
各組合照:



九、寫回饋單

十、結行(惠鈞班長)
大家在家裡跟家人都聊甚麼?如果自己學廣論、父母也學廣論,在家裡就不會去聊八卦的事情,會朝向善的方面去。學廣論以後,想法都會改變,比較會去注意到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有符順於業果。大家覺得學廣論很棒,回去以後可以起碼跟三個人,講我們要開新青廣班,邀請他來上課。我們也有一般廣論班,父母如果還沒學,也可以請他們來。大家就可以從聊八卦的生活,跨向聊宗大師的生活,這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十一、回向、禮佛


◆下周(3/26)預定進度: P28L2-P29L11
第二組:P 28L2 (第二能依學者..)--P 28L6 (...是諸德相)
第三組:P 28L7 (其中正住..)--P 29L1 (...謂正直住)
第四組:P 29L2 (是諸堪為..)--P 29L11 (...應如是學)

2013 關西農場參訪

2013 關西農場參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