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1

北08春92班-97/08/07

記錄者:陳建彰師兄
前行、討論題綱、學員分享
◎讚頌
1.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 密集嘛
◎前行
--班長分享跟佛菩薩祈求的經驗:
班長以前學生時代很內向,不敢講話;直到上大學之後才開始練膽量。前陣子護持企業營的時候上台對一千多人分享,由於沒有時間複習稿子而又開始緊張。於是就對佛菩薩祈求、啟白、誦心經,結果皈依祈求的心升起,緊張的心就消失了。
--總結:
當面臨人生重大難關時,如何面對? → 祈求
這次的經驗讓自己對祈求升起信心。
◎分享過去向老師學習的經驗 (老師對我們的重要性)
1. 又菁師姐:和指導教授很投合,即使被罵也甘之如飴,覺得我要繼續的學習。
2. 益淞師兄:國中時成績進步最多,因為老師很嚴格、給學生嚴密的進度,於是讀書很輕鬆,只要跟著老師的進度就可以有好成績。覺得要有老師指導才行。
--班長引導當遭遇到問題,若從物質上去解決方法,都是造雜染的業,結果就是一直輪迴,於是我們要學習心靈層面的解決方法和成長。而心靈的學習不只是學習知識(教量),還有真正的行持(證量)。物質上的成功不一定需要老師,但心靈上的學習必定要有好的老師、也就是要依靠有經驗的人、有真正行持過的師長。鼓勵大家可以多看祖師傳記,如:密勒日巴尊者傳,從中去感受師生之間的情誼、體會老師的重要性。

此次消文進度
◎第一組:
第25頁倒數第4行 - 第26頁第8行 「達實性者 ~ 以無眾生非苦惱故」(欣穎、萍娟、廷諭)
◎第四組:
第26頁倒數第5行 - 第27頁第7行「具精勤者 ~ 勵力具足如是德相」 (嘉容、欣玫)
◎第二組:
第27頁倒數第6行 - 第28頁第1行 「由時運故 ~ 八分之一為下邊際」(信滄)
◎補充說明:
(鵬伍師姐補充善知識十德相)
一、善知識之定義:
是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次能導入大乘佛道。
二、具十德之善知識:
《經莊嚴論》云:「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
可分成
※自利德(六項)
--須調伏自身相續
1.調伏(戒)
2.寂靜(定)
3.近寂靜(慧)
--須成就聖教功德
4.教富饒(教、多聞)
5.達實性(證)
6.德增上(戒定慧三學的修為要遠高於自己)
※攝他德(四項)
7.善巧說
8.悲愍
9.具精勤
10.離厭患
三、具半德(具五德) :
博朵瓦云:「三學及通達實性,並悲愍心,五是主要。」
四、八分之一為下邊際: 《妙臂請問經》列出十六種德相

《妙臂請問經》云:「如其僅有一輪車,具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無修行伴,有情不能獲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潔淨姓尊趣注法,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餓渴及苦惱,不供婆羅門餘天,精悍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是良伴。諸能完具如是德,於諍世中極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應依如是咒師伴。」此說所說圓滿伴相,八分之一為下邊際。
根據法王對廣論的開示,16 項應該如下:
1.具慧、2.形貌正、3.潔淨 、4.姓尊 、5.趣注法 (歡喜修法) 、6.大辯 (具有自信) 、7.勇悍 、8.根調伏 (守護五根且調伏) 、9.和言 (善巧宣說) 、10.能施有悲愍、 11.堪忍飢渴 、12.堪忍苦惱、 13.不供婆羅門餘天 、14.精悍 (能幹) 、 15 工巧 、16.知報恩敬信三寶
※由於宗大師並沒有明確指出這八分之一是其中的哪兩項,因此掌中解脫作者帕繃卡大師依據所修證的經驗提出以下幾項,作為上師德相的條件:
1. 於此生與後世,以重視後世為主。
2. 自他二利中,以利他為主。
---這幾項必須是建立在戒定慧三學的基礎之上;
---根據禪聞法師於定培中課程中的開示,是必須具足趣注法及悲愍這兩項。
※師父於第一輪舊版的錄音帶中的開示:
以前十德為分母,八分之一即為12.5%。但是這不像數學這是必須要有一定的次第的,而戒學是最重要的基礎,佛法是以戒為基礎,因為一位善知識必須自身相續都已調伏才能夠調伏別人,就如同蓋房子你必須要有前面的基礎你才有可能往上蓋一樣,把握了戒這個根本,再加上其他的德相,慢慢學下去與他相應,了便能明白他所說的八分之一是什麼...
新版錄音帶中師父的老師告訴他找老師至少要具足下面三個條件:
1.以佛法作為抉擇的重心;
2.希求後世不求現世;
3.德增(宗大師所著略論中所提),其中的德增是只在戒定慧三學上修為要遠高於你,因此這個基礎是建立在戒定慧三學之上。

排消文進度、行政事項
第三組:第28頁第2行 - 第28頁第6行
第五組:第28頁倒數第7行 - 第28頁倒數第5行
第六組:第28頁倒數第4行 - 第29頁倒數第4行
第七組:第29頁倒數第3行 - 第30頁第4行
第九組:第30頁第5行 - 第30頁第8行
第十、十一組:第30頁倒數第5行 - 第31頁第8行

2013 關西農場參訪

2013 關西農場參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