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8

北08秋78班-98/03/12

前行、討論題綱、學員分享

新班宣導(聯播)

秀珠師姐:

研討班每年都有春秋兩季開班,非常感謝同修,每次開班願意付出去找周遭的親朋好友、鄰居、同事,來讀廣論,我們並沒有在報章雜誌登報,都是透過同學自己的受用,希望好的東西跟大分享。今年預計開20班,有白天、晚上、下午,還有湖口、竹東、竹南、竹北、竹科、北埔、新埔、湖口老街,目前開班人數約200人,距離我們開班目標還有一半,有一班教師班(教師營回來的班)上不到一個月,同學卻都非常受用。<我此知識說正法>讓我們在這時候聽聞到殊勝正法,是我們無始以來所集的善根,而且有師長攝受,是非常值得大家隨喜的事情。
更令大家隨喜的事,從去年春季開始在法師指導下,創辦青年廣論班,對35歲以下的青年,提早得到正確的概念,是非常非常幸福的事,今天要特別跟大家介紹青廣班。

炯升師兄:

現在年輕人用電腦的時間,可能比跟家人說話的時間更多,所以用PowerPoint介紹,方便親朋好友用看的來了解,這檔案會放在部落格上,網址,或至服務台索取有網址的紙條。這份檔案是針對沒有學廣論的人看的,沒有專有名詞、術語,希望藉由各位把這關懷傳出去,讓更多人來學廣論,讓他們的生命也能得到成長、改變。檔案分兩部份:
一、 為什麼要學廣論:生命的問題跟答案是什麼,最近最紅的一本書”窮得只剩下錢”,我們都習慣拼經濟賺錢,愈忙好像心裡愈空虛,我們該用什麼方法來化解自己的情緒。如果有無限生命的概念,就會知道自己要一生一生的成長,絕對不能放棄。生命不是只有疑問,可以找到正確的方法,讓自己更快樂、更光明。廣論中透過學習慈悲和智慧,讓我們的生命產生光和熱。
二、 青廣班介紹:我們是追求佛法的一群年青人,強調佛法要與生活實踐結合,快樂是需要學習的,方法就是透過菩提道次第廣論。青廣班除了每週研討外,主要還有法師平均三週就來親自指導,還有一個月一次定期培訓。研討班強調的是廣度,定培強調的是深度,法師會將他的體會宣說出來。另外有體驗課程,比如說戶外參訪、班級聚會、電影欣賞、分享。總結青廣班的特色有三:(1).師:法師定期指導與關懷,(2).法:以廣論為主,(3).友:一群年紀背景相仿的朋友,在學習過程互相關懷。

報名資訊:在部落格上直接點選,填下個人資料,會直接寄到新竹支苑(目前電子化報名只限新竹地區),新班將在週三晚上開班。若需要海報或報名表,請向支苑服務台領取。海報可以張貼在您所認識的餐廳。

複習上週內容:

一、善知識的形相
(班長)
(徵求一位志願者,「阿光」從講台前由左而右走一趟)

班長:大家看他走路有何感覺?

亞婷:沒什麼特別感覺

明翰:滿帥的

彥宇:如果我走的話應該會很緊張

昀儒:他走起來表情有點尷尬,沒有那麼自然。

鵬伍:我們這組有的人是沒感覺,那我是覺得幸好不是我走,不然會跌倒,他看起來表情有點緊張,但腳步很輕盈。

淑華:今年過年我去朝禮法會,就有一個有機棉服裝展示秀,就是穿著有機棉的衣服走秀,那剛才他走路手擺動的姿勢就很像模特兒走在前面,因為他手的擺動就很有精神,像我平常會駝背,可是有人看著我的時候,我就會想要做好一點。

秀祥:這個男生比我高,我就在想我走也差不多是這樣,十二步。

班長:有一年超薦誦經法會,在鳳山寺,當時師父身體還很好,會出來走動,看看學員,那時鳳山寺有一隻狗名叫「回向」,這隻狗很特別,法師做早課他就在旁邊看,在鳳山寺就是看門,看到不是法師的人牠就叫,看到師父就會一直跟著走。那天,我們在誦經,師父和侍者出來,全部的學員都讓開排兩邊,師父一走出來狗就跟著,邊走邊跳,當時非常多人,但大家都鴉雀無聲,頭低下來,在旁邊很開心的看著師父,師父邊走邊笑,邊摸著狗的頭,一直走到大殿。師父一走出來,學員就是圍著師父,以師父為中心,都非常恭敬,頭都低下,我們去對比一下,一位善知識,若本身戒定慧功德夠的話,因為他有在調伏他的心續,自然走起路來大家都會覺得無比恭敬的感覺,因為他的心續已有很深的戒定慧的功德,這樣大家可以體會這種感覺嗎?

二、戒、定、慧:

1.我們的心像馬一樣會跑來跑去,有時我們會惶恐,但是藉由戒定慧功德的調伏,我們可以將我們善法的因,收攝起來,藉由學習戒、尸羅可以調伏我們像馬的內心。

2.戒可以幫助我們,對於所有的妙行、惡行,都會非常清楚的去做,然後得到禪定的狀態。

3.透過看到一些人的言語、身形、走路,可以看出他是否具備戒定慧的功德。

4.戒:如果我們在多困難的境,都能去觀功念恩,不會生氣,還會去代他著想,看他的功德,那就是做到戒、尸羅的相順。

5.定:例如看球賽很專注,捨不得去上廁所,像打線上遊戲很專注,但這些專注的都是惡行,不是妙行,沒有正念正知,但如果轉為我們去照顧病人,有正念正知趣向於說我要專心的去照顧他,這樣就是有定的相順的內涵。

6.慧:例如最近有新型的手機上市,會玩手機的人就會去剖析其中功能差異,我們在做這些剖析的時候,就是慧的相順,這個好,這個不好,這個該做、不該做,但這並非佛法上的慧,佛法的慧是對苦樂問題,生死解脫、煩惱、痛苦、生命真相的剖析,他剖析會讓我們越來越清楚,得到生死的解脫,所以一位好的老師會具有以上這些戒定慧的條件。

三、教富饒:

對於經律論三藏經論都很通達,包括經藏、律藏、論藏。

四、達實性:

1.例如我們會誤以為一條繩子是蛇,就會嚇一跳,如果我們具有真正空性的智慧,就不會將繩子看成蛇,就不會嚇一跳,我們因為對於很多真相都看成是蛇,所以常常是在驚慌失措當中。

2.「達實性者是殊勝慧學,是謂現證真實、教理通達」,此「教理通達」就是我可以藉由慧,推斷他不是蛇是繩子,例如副班長跟我說她看到一隻蛇,我就問她「它會動嗎?」「不會」,「他有頭嗎?」「沒有」,「他有麟片嗎?」「沒有」,那我就推測她看到的應該是一條繩子,不是一條蛇,她不會被蛇咬,因為她看到的是繩子。我看到「這不是一條蛇」就是「現證」,那我根據種推理說這不是一條蛇應該是一條繩子,就是「教理通達」,所以如果我們看清楚真相就不會那麼痛苦,就不會嚇一跳,這是達實性最大的一個作用。

五、德增上:

善知識的品性、戒定慧功德要遠超過我。

六、「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

佛要如何救我們,我們求了半天,佛都沒有理我們,就裡就說佛救我們的方式是告訴我們真相,而我們如理的去取捨去做,這樣才能除掉我們的痛苦,不是佛把手放我們的頭上,就可以去除我們的苦,是因為我們內心有煩惱,才會有痛苦,只有靠我們自己如理取捨才能得到解脫。

七、戒定慧是有次第的(副班長)

童話故事:「菲菲生氣了」,菲菲在客廳和弟弟玩,兩人玩著吵起來了,媽媽來就罵菲菲,因因為她是姐姐,應該要照顧弟弟的,菲菲覺得媽媽不公平,不罵弟弟,是弟弟搶她的玩具(就像我們平常會覺得媽媽對其他小孩比較好,對我不好,在公司會覺得老板對其他同事比較好,對我不好一樣),菲菲開門衝出去,外面是一片草原,一陣風吹過來,她爬到樹上,享受吹來的風,這時她想到媽媽,覺得媽媽平常對她也很好,會幫她綁頭髮,會抱著她跟她說「媽媽好愛你」,剛才是因為她和弟弟吵架,媽媽才會生氣,這時她的氣消了,她慢慢的走回家。
現在想想,菲菲剛才生氣的時候,像不像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別人戳一下,你就生氣、張牙舞爪,這時你想像那股清涼的風,我們接受佛法的洗滌就像那股清涼的風,她坐在樹上享受清涼的風的時候,心裡是非常清涼平靜,心裡就會開始去思惟我們心裡的形相是什麼,真正的煩惱是什麼,媽媽並不是不愛她,只是一時的情緒,這就是戒定慧的層次。

本週消文

一、立仁(第三組):P26L7(悲愍者,…)- P26L12(…誰近能益。)


1. 我們要找的善知識是一心為眾人說法的人,如博朵瓦告訴慬哦瓦:我說法是為了眾生才說的,人家說我好這不是我想要的,這就是悲愍心,當說法的人不為利養說法時,才能將法。

2. 具精勤者,勇猛、果斷。

3. 遠離厭患者,是能夠忍受數數宣說佛法的疲累。

4. 十德全部具足很難,博朵瓦說三學、通達實性及悲愍心等五種德相為主要。

5. 善知識嚮尊滾、嚀敦,前者無多聞、不耐勞且不善說;後者也不善言辭,幫人施願回向也說的不善巧,但是這兩位師長因為具備前面這五項德相,因此誰親近他們都能得到好處,反之,若不具備前五項好處,即使善說,也沒有多大的好處。


副班長整理

1. 善知識十德中的第七項悲愍心,要以悲心為動機去說法,這裡的「等起」是指說法的動機,要不顧名聞利養去說法,說法時若一直想可得到多少酬勞或得到多少掌聲,這動機就不清淨。

2. 博朵瓦告訴黎摩子(就是指慬哦瓦)說,為何他不接受讚美呢,因為所有的眾生都還在苦惱當中,他說法是為了這些眾生。成佛要離若得樂,但成佛之後還是有煩惱,佛的煩惱就是眾生還在痛苦當中,這就是佛的慈悲心,所以博朵瓦也是這樣的心情,所以眾人對他的讚美他都沒有聽進去,因為他心還繫著眾生。

3. 具精勤者,遠離厭患,例如老師可能就會有這樣的心情,相同的內容要在很多班級講,講很多遍可能就會厭煩,但真正的善知識是「數數宣說而無疲倦」。

4. 如果我們找的善知識,無法具足十種德相,最少要具備三學、通達實性、悲愍等五種德相,這裡「阿闍黎」是指老師,博朵瓦的兩位老師尊滾和嚀敦,前者,無多聞且不耐勞,對於應酬的話也講不好;後者,也是不善言說,「雖說施願唯作是念…」連這種祝福的話都說的不太好,但兩位老師都具有上述五項德性,因此任誰親近他們都會得到好處。

討論:為何三學、通達實性、悲愍等五種德相是最重要的?

彥宇:我們第三組是用刪除法,如果沒有三學、通達實性、悲愍等五種德相,這位老師會是什麼樣的狀態,例如一位老師不具有悲心,只有求自己解脫,那就不能幫助別人;如果他有悲心,可是不具備三學、達實性,那儘管他很樂於助人,說法說的天花亂墜,可是他自己沒有具備戒定慧及達實性,就無法真正幫助到別人。

泊碩:善知識十德中,三學比較偏重在個人內在部分,如果一個老師非常有內在,而且有慈悲心,真心為他的學生,那剩下的五個功德他就能很快具備,所以才會指出這五德相是最重要的。

鈺函:十學中的三學、悲愍及達實性比較是個人基本態度,其他的德相例如善巧說、精勤利他比較是利他的,因此我們認為三學、悲愍、達實性是屬於比較基本重要的;另外我們關懷員分享的想法是認為三學、達實性是身教,身教比言教重要,因此三學、達實性及悲愍是基本要件。

副班長:這個研討主題是希望各位透過研討能更清楚具體的了解善知識的德相,師父有說,如果一個老師說法時沒有悲愍心,全看自己心情,心情好就說些八卦、綺語,這樣是無法幫助別人,就像各位說的,這些東西是屬於內在的,是身教,我們要能調伏自己才能調伏別人,自己先做到,才能去幫助別人。
「達實性」是證得空性,法師有講,如果證得空性,會非常非常歡喜,那種境界目前我們無法體會,法師說若是證得空性會是非常非常歡喜的狀態,那「達實性」就是他已經有證得空性的正量,或者是還沒有證得,可是他已經知道證得空性的要領。

育維師兄:轉述法師的話,法師說證得空性的快樂可以這樣形容:現在我們都像是被扎滿針的針包,而證得空性的快樂就好像身上的針全部被拔除,那種快樂是非常大,無可比擬的。

二、亞婷(第四組):P26BL2(如是若於…)─ P27L3(…亦如是說。)

1.如果讚美學處功德只是為了名聞利養,這樣的人是不適合作為善知識的,就像有人讚美栴檀香有多好,只是為了自己謀生活命,當我們真的問他「你有栴檀嗎?」他說「沒有,我只是讚美它而已」,那就只是空談,我們要的東西並不只是嘴巴說說。

2.律儀指戒,三摩地王經說:「末世出家的修行人,大多是很會講道理,但是沒有依照法去做,有些人只求多聞,但是聽了法卻沒有照著佛法去做。」這樣的人要學定、慧、解脫也是不可能的。

三、亞萍(第四組):P27L3(次云…)─ P27L7(…如是德相。)

1.又說:「就像有一類人讚美栴檀很香,又有種種好處,有人問他栴檀這麼好,那你有嗎?他就回答:我讚美栴檀香只是為自求活命,並不是我真的有栴檀香。

2.「如是末世…,以讚戒活命,彼等無尸羅。」這末世的現象,那些人不認真去修行,「瑜珈」就是相應,就是了解了這個道理,你跟這個道理相應,這道理告訴我們說我們現在的形相都在煩惱雜染當中,把這個道理相應了,這就是我們該做的,也就是我們要繼續努力的事情,但是我們現在不做,所以不相應;可是我們又知道「戒」是好,到處去跟人家說戒是好的,但是做不到,這種狀態是非常可惜的。除了戒,定、慧、解脫也是如此。

3.總結,我們都知道廣論是好的,但是我們卻沒辦法認真去學習廣論,甚至沒辦法把每件事都做的很好,因為我們一直被現實煩惱影響著,可是我們內心明白廣論是好的,到處去跟人家說學這東西有多好,可是我們內心不充實,因為廣論真正意義我們並沒有了解,所以我們應該多學習,充實我們的知識,解脫生死輪迴,這才是我們該做的。

4.「如是修行解脫之尊重,乃是究竟欲樂之根本」我們要曉得這個老師是可以幫我們從凡夫轉成聖人的人,因此我們更應該尊重他,究竟欲樂是根本,平常我們的快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眼前一點點的快樂,將來還是要受很大的苦,而真正的快樂就是眼前要付出一些代價,現在要努力學習佛法,將來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這都要靠善知識和自己的尊重。

5.「故諸欲求依尊重者,…具其相者」,所以要求解脫的人,一定要努力去尋找善知識,這種情況下就是要了解值得你依靠的善知識需要什麼德相。

6.「諸欲為作學人依者,…如是德相。」想做人家老師的人應該要知道如何去教導學生,因此要先自己具備有佛法條件這些德相。

副班長整理:

1.自己要先有修行,如果自己沒有修行,卻到處去稱讚佛法很好,這樣的人是不堪任為善知識的。

2.栴檀是檀香中的極品,有人到處去跟人家說栴檀很棒,人家問他有沒有,他說沒有,三摩地王經:「末世教法時代,很多苾芻(指比丘)都沒有守戒律,只是到處跟人家說持戒很好,可是自己沒有持戒,這樣是沒有任何功德的。

3.對於想修行解脫的人,善知識是能幫助我們達到究竟安樂根本的人。

4.公案:梁武帝到晚年是非常相信佛法,就請達摩來說法,蓋了很多寺廟,他問達摩「我蓋了這麼多廟有很多功德吧?」,結果達摩說「一點功德都沒有」。自己本身沒有行持,只是做表面功夫,一點用處也沒有。

5.上週做供養時,一再強調起心動念是很重要的,例如供養一百萬和供養一百元,何者功德較大,要看你的心意,同樣的,我們在行持時,內心的意樂是很重要的,知道這些道理後,要如理的去行持,才會得到這些功德,我們要希求上師,應了解善知識應具備的形相,相同的,要作為善知識也要自已具足德相才可以。

四、宜萱(第一組):P27L8(由時運故…)─P28L1(為下邊際)

1.因為時代不同,具備十德的善知識很少,如果沒有具十德的善知識該如何?妙臂 請問經:「馬車要有四個車輪才能行走,若只有一輪,即使有車和馬也無用,因此修行要有助伴,包括我們的尊上以及和我們一起學習的人」。

2.妙臂請問經說同行助伴的十六種形相:「具慧、…、敬信三寶」,這些助伴有可能是我們的尊上,也可能是我們的同輩。

3.末世要找到具足此十六德相的人很少,但至少要具足以上德相的八分之一的人,始可為同行助伴。

副班長整理:

1.因時代的關係,要具足這些德相的人很難找,所以具足德相的善知識,就要找同行助伴,妙臂請問經:「馬車要有四個車輪才能行走,若只有一輪,即使有車和馬也無用」 。

2.修行助伴的形相如下:具慧,要有智慧;形貌正,長相端正;潔淨,指戒律清淨;姓尊,種姓尊貴;趣注法,歡喜學法;大辯,具有自信可以辯論;勇悍;調伏;和言,善巧宣說;悲愍;堪忍餓渴,能夠忍受飢餓;堪忍苦惱;不供婆羅門餘天,指不供外道;精悍,對於行持善法非常精進;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具備這十六種德相就是修行的好助伴 。

3.現在是諍世(爭執的世界),要找到具足此十六德相的人很難,所以具備二分之一、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都可以是修行助伴 。

4.「咒師伴」是指密教的修行助伴,「為下邊際」是指最低標準是八分之一,「大依怙」是指阿底峽尊者,尊者說上師也是要具備這些德相。

5.判斷善知識有三個標準:一、他是否看到自己過失,二、他是否重視後世大於現世,三、自利是利他兩者是以利他為主;若在週遭有具足這樣條件的人,就是我們的同行善友。

活動:

觀功念恩,請看看你左右的同學是否具足以上這十六種德相。

下週聯誼活動宣導:
 7:25前進教室
 看影片
 現場備有點心,請自備碗筷、茶杯及一百元零錢

回向、禮佛

行政事項、廣論進度

本周進度:P26 L7~P28 L1

下周(3/19)預定進度: 聯誼活動
※要自備環保餐具,最慢7:25要到,正確上課時間是7:15
下下周(3/26)預定進度: P28L2-P29L10
第二組:P 28L2 (第二能依學者..)--P 28L6 (...是諸德相)
第三組:P 28L7 (其中正住..)--P 29L1 (...謂正直住)
第四組:P 29L2 (是諸堪為..)--P 29L11 (...應如是學)


2009/03/13

我們的導師



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是溫暖如陽光的笑容,以及,炯炯有神的雙眼;很多人的生命,因為他而轉彎,走向了另一種人生願景;很多人視他為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師,而他卻說:「我成功的經驗沒有,失敗的經驗倒是很多,可以給大家作個參考。」說自己是「常敗將軍」,但卻在不斷失敗的過程中開創了許多不平凡的事業。請給我們一個機會,跟你分享這樣一個不平凡的生命,他是上日下常老法師。

童年家世與求學

師父生於民國18年的上海崇明島,那是一個淳樸的鄉下,土壤肥沃,只要隨意播下種子,植物就能自然生長。師父的家族是個書香世家,家族的人都很長壽,母親活到101歲,母親待人慈悲、很慈祥、寬厚,師父出生的時候,沒讓母親受到任何痛苦。父親是位推崇科學的五四新青年,但是對四書五經和佛經的學習非常重視。13歲那一年,父親對師父說:「兒子,如果你想做世間第一等人,就要出家去當和尚。」從此師父就有個概念,出家人是很了不起的、是很厲害的。生命目標之高遠與一般人的認知截然不同。

18歲那年,師父隨三叔來到台灣養病,不料發生國共內戰,師父便從此留在台灣。數年後,師父考上台南工學院(國立成功大學前身)土木系。當年,他和班上同學組了一個叫「多邊形」(Polygon)的社團,他們的特質就是會讀書又會玩,腦筋好反應快,這群人在學校很厲害,畢業之後在教育、研究、商業各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有大學校長、內院的部長、企業董事長、還有人在美國太空總署擔任研究。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各自成就出不平凡的事業,但是師父最後選擇出家,因為覺得唯有出家,才能做利益最多眾生的事情,才能從無限生命當中去幫助一切眾生。

悲智力

在出家之後,師父陸續跟隨幾位師長學習佛法,當師父被老師嚴厲教戒時,師父內心會感到非常歡喜,覺得每次老師講他,都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師父說想要學就要經得起講,如果要人家指點你,自己內心卻不高興,幾次之後別人也不願意教了,師父想學習的心是非常旺盛。

師父做事情會先掌握動機,透過仔細的觀察跟思維,安立動機之後用正確的方法全神貫注的去做,師父說:「 有了動機,正做的時候,第一要有正確的方法,第二要照著正確的方法全部精神貫注去做,能夠這樣,做這件事情本身就會積聚資糧。所以事情本身沒有好壞,動機好,做出來是善業,動機壞,做出來就是惡業。」而且師父從不害怕失敗,說自己是「常敗將軍」,在不斷失敗的過程中累積成功的經驗。這些師父所謂失敗的經驗,都對眾生有著莫大的啟發與影響。

一次師父行經高速公路,路邊有農民燒稻草,那一幕奠定師父建立慈心事業的心,他內心掛念的不僅眼睛所見的眾生,還有地底痛苦的螞蟻及六道有情。每當颱風來臨,師父總是難過,不僅關心除了死傷多少人,也關心大地我們所看不到的千千萬萬的有情會失去生命。在慈心事業經營之初,土地常年被化肥農藥傷害變的非常不利植物生長,有人請教師父是否可以應急的灑一些化肥,師父堅持一點農藥化肥都不灑,他說 「現在人的毛病就是應急, 別人硬撐,一次失敗、二次失敗,最後是成功的。我們在這裡,應急一次、二次,最後雖然成功,卻是失敗的。」 這是師父對業果的堅持,眼前雖然失敗,但長遠如果是成功的,師父仍會繼續。如果對長遠沒有利,那不論眼前多成功,師父也不會做。師父對他的生命理想是很堅持的。

師父的身上擁有許多心靈的力量,都是因為師父有一顆想要幫助別人的心,因為想做能夠利益最多人的事情,所以要有智慧,因為這顆想利益別人的心很強,所以也意志力很強。

願力

師父有一個心願,要將最好的留在世間。 師父在接觸漢傳佛法之後,就有種想建立漢系教法的心,因緣之下師父在美國接觸到藏系佛法,聽了法王的開示,覺得藏系與漢系融合的教理是最可以利益眾生的,便在59歲的高齡決定赴印學習藏傳佛法。出發時師父突然生病發燒得很厲害,很多的弟子都求 師父不用這麼急,先休息。 師父說:「為了別的事我可以休息,但是求法這件事情,我不能休息」,師父掛念的是眾生不是自己,他想到眾生的苦樂就不敢休息。

師父不會印度語或藏語,語言不通又沒人招呼,用餐的時間不固定,有時到餐廳去,食物還沒準備好,有時到餐廳一看,食物已經被取完了,只有拿一壺茶充飢。每天清晨,老法師都準時到大殿參加早課,當地使用的藏文,師父完全聽不懂,但他仍坐得直挺挺地,恭敬而專注地聆聽,從不缺席。一個月後,就這麼過了一個月,一天,洛桑校長在開示時突然對全體學生說:「你們都要向日常法師學習,他是59歲的老人了,學習的態度卻比這裡任何一個人都還認真。」

師父59歲隻身前往一個不了解、甚至會被排斥的地方學習。無非是要將最好的教法帶回台灣,留給眾生。師父是用自己的生命來實踐他所講的話。一次面見達賴法王,法王告訴他:「如果你想自己修行,就留在印度;如果你想回台灣,就回去把你在這裡所學的弘揚開來。」師父沒有抉擇留在當地自己專修,他決定回台灣來,弘揚他學到的圓滿教法──《菩提道次第廣論》。

建立教法

弘法之路並非一路順遂的,剛開始時,本地人對藏系佛法因不瞭解而有許多的誤解。不論在台灣、在美國、在民間或在寺院,往往剛開班的時候有十幾位學員,但講到最後只剩下一個人──師父自己。為了報師恩,也為了他想要「把最好的留在世界上」的那個初衷,師父以無比意志力支撐著羸弱的身體,克服了重重難關,終於在南普陀講完《菩提道次第廣論》。

過程中,有個居士知道師父操守非常嚴格,意志力很強,修行量很高,所以到南普陀要幫師父錄音。師父跟他說:「我講的法是沒人要聽的,會賠錢的,你願做這樣的付出嗎?」。之後廣論錄音帶三年以內就發行了三萬套,在全世界講經論最深、發行最多的,有可能就是師父的這套錄音帶。在當時不被瞭解、接受的內涵,現今卻成為佛教界許多人學習的主要課程,有愈來愈多的在家、出家眾隨著師父學習。 師父之所以有成就,是因為他想要開創一個格局,他會碰到很多的困難,碰到困難的時候要看你有沒有眼光。師父是非常有眼光的,他用他的智慧跟觀察力,堅持的這個東西,堅持到最後能夠成功。

文教慈心事業

除了弘揚佛法,師父把佛法用在各個角落,他覺得佛法能夠帶給人類的利益,不單純只是說透由深奧的理論,去了解、改變你的生命,他覺得佛法能夠開展出來的面貌可以很寬廣的。師父還提出生命教育、德育教學、關懷自然、有機農業…等等理念,這些理念,是希望以非常寬廣的角度,盡所有的心力去利益一切有緣人。

師父看到第一個東西是教育,現在教育是一直在往下墮。學生暴力的事件的年齡層一直往下降,從國中降到國小五年級。師父就決定要改革教育,他用的方法是推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的思想,與佛法是暗暗相通的。

前台大通識中心的主任,他是一個在國內外研究儒家很有名的教授。說他研究通識教育研究了一輩子,一直很想在台灣從事通識教育的改革,可是一直很難有什麼明顯的成效。他說自己是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而師父是把中國傳統文化實踐出來的人。他用「融會漢藏、貫通儒佛」八個字來形容師父。

師父在台灣辦了許多營隊:教師營、校長營、教師營、教育行政人員營、企業營,還有大專營。教師營每一年都有三千多人報名,只能錄取一千人。無數的教育工作者在參加營隊後,再度燃起對教育的信心與希望,決定回去要好好對他的學生,推行儒家思想、讓學生心靈越來越淨化。

另外師父在農業界也是很有名的,因為師父把不可能做出來,大家都說做有機不可能,做了會賠錢。但是師父說要做、一定要做,應該要做;正因為別人不做,所以我們要做。等到大家都做了該做的事情,我們再去做別人不想做,而應該要做事情。師父有其深遠的眼光,看到有機才有生機,如果不做有機,在耕種的過程中灑化肥、農藥,未來人類不是餓死、戰死,就是被毒死。看到賣場裏滿滿的有機蔬果,真實應該感激,師父讓我們可以吃到健康的食物,也為人類及其他有情留了生路。

給年輕人的期許

師父每次見到年輕人就很歡喜,他常說:「看到年輕人就看到希望,年輕人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年輕就有學習的資本,學習什麼?學習慢慢的讓自己變成一個有智慧的人。」師父又說:「 我覺得我有責任,生生世世願意跟各位同學,很認真的把我們該走的這條路走完。只要有一位同學還沒有走完,我的責任就還沒了 」。

我們何其有幸,可以跟隨著師父學習,與聖人為伍。師父所教的都是聖賢的智慧,師父說:「我們如果不跟聖賢學習,就得與一般世俗人學習」,師父交給我們都是最好的東西,他要我們當一個不平凡的人,跟聖賢效學,不求回饋的去幫助別人,不求回饋的幫助別人,相對也是幫助自己成就心靈的力量,師父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上都點了一盞燈,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像師父一樣,用這盞燈照亮身邊的每一個人。

此文出自「in*Life 世界青年時尚e周報

2009/03/05

大藏經的稅款

中國大陸在十年文革期間,「破四舊、立四新」的結果,紅衛兵把全國寺廟、佛像、文物等,砸毀殆盡。文革結束後,政府頒佈「落實宗教政策」。允許寺廟重建, 僧人回寺。但初期只是著眼在文物重建,以及作為觀光用途。然而,還是召成海外華僑紛紛回去,出資把歷史上有名的古剎,一一恢復起來了。只是,因為思想管制 非常嚴格,所以被毀的佛書,根本無法倡印,所以有「佛」無「法」。

一九九零年,佛陀教育基金會總幹事簡豐文居士,在淨空法師提議下,發起「印大藏經到大陸」的活動。這在當時大陸寺院,非常需要,也是非常困難之舉。
所幸,蘇州西園寺的安上老法師,幾經奔走,終於把批文拿到了!於是簡居士積極籌募款項,且找印刷廠接洽。他為了讓這一批珍貴法寶,能在各寺院長 久供奉,所以與印刷廠老闆共同研究,紙張、油墨、製版、封面布、膠水...幾乎全部從海外進口最好的材料來作,老闆號稱:可以保存二百年不壞!—只是,每 套單價自然也就高得嚇人,印三百套,花費達三千萬之鉅。
在簡居士等幾個建築界友人協助下,大致就緒。對於這麼高的書價,簡居士再度向老闆請求,能否降價。老闆表示,他的公司接這麼大案子,年底要繳很多稅,單這 些扣掉,他的營利沒有那麼高,所以,如果簡居士願意配合,這募來的三千萬,不要入基金會帳,直接給他,他不開發票,只給收據,那麼,他可以再多印二十套奉 送。
能夠再多二十套,等於是兩百萬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可以多出二十座寺院有大藏經。這在當時,各地寺院沒有半本佛書之情形下,是極有幫助的事。

只是,協助印刷廠逃漏 稅,好嗎?

這不是逃漏稅,不過是把本來要繳給政府的錢,以及印刷廠盈餘,轉給最重要的法寶。有法,眾生才有光明希望。所以等於是讓政府「助印」啦!
想想,簡居士就心安了。當時,基金會兩位最重要的師長:淨空法師與日常法師,空師父常常不在,所以基金會內部事務,簡居士總會問常師父。
他把多二十套的事向常師父講,並把自己想法告訴師父,心想師父應該會很支持多一些大藏經至大陸的想法。

不料,常師父卻說:「送大藏經去寺院,就是希望佛法流傳。可是甚麼叫『法』呢?不是印在書上的字就是法,而是我們內心在實踐所說的教誡時,才是在皈依法。以不如法的因,來製造法寶,法已經不在了,放更多書在架上,有什麼用?」
常師父的意思,偷盜業在先,拿此錢去做供三寶的事,是不如法 的。法久住於世的關鍵,不是形式上的信仰,也不是外在富麗堂皇的佛像或經書,而是有更多人去實踐佛語教誡,才叫正法久住,佛法興盛。

簡居士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人,這時候,他也注意到,當時印刷廠告訴他可以多二十套時,心中生起的是貪心,貪便宜之心,接著,可以利益更多寺院等等想法,都是在貪心之下的藉口罷了!
於是,他決定按照政府規定去繳稅。而且自己再多拿出二百萬元,來增印二十套,令已想多二十座寺院有大藏經的願望,可以滿願。
常師父當時之教,以及簡居士的如法而行,就是佛陀教育基金會這二十五年來,在沒有僧眾主持下,還能夠受到廣大信徒信賴,不斷捐錢助印的主要原因。

PS:
"為何常師父所帶的僧團及法人能夠這麼順利弘揚佛法?...因為常師父持戒非常嚴謹,所造的 都是非常真實的業!"
當時聽了很感動,真是何其有幸,能於末法時期得以值遇如此大善知識!

這就是常師父的宗風,也將是我生生世世的 師父啊...

2009/03/02

北08秋78班-98/02/26

一、集體前行並宣導

二、讚頌:福智美(惠鈞班長)

三、歡迎大專寶寶加入(惠鈞班長)

四、複習上週台北學苑李永晃主任關懷(惠鈞班長)
李主任是理工背景,擅長系統分析。但他考慮成功的因素時,少考慮到”福報”。
學佛後才學到這件事。若能掌握業果,福報便能產生。

五、本週進度(惠鈞班長,嘉容副班長)
◆今天會把速度放慢一點點,因為今天有新同學,再加上今天的進度蠻重要的。
◆科判:表五: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宗大師跟我們講說,如果開始要去學習,他會有個完整的次第和步驟。
這個道,我們要怎麼開始入道呢?根本在於我們要親近善知識。
親近之後要怎樣依著善知識的方法去修行。
入道最根本的關鍵,在於學習怎麼跟老師學習。

◆廣論P23 LL3:『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次第分二。1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2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初中分二,1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2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1.學習如何親近老師的方法和步驟。2.親近了法師之後,要如何修心。學習怎要去調伏心。

問題:大家有沒有那種很無助的經驗,很想求救的經驗?

惠鈞班長:今天下午自己和嘉容,鵬伍,炯升,去探望褚孟蘭師姐,
褚師姐被玻璃割到韌帶和神經,在醫院動手術。
對自己來講是一個很痛苦的經驗,因為自己最不喜歡去探望病人,
因為自己不知道如何關懷病人,很無助。自己只能站著,不知道要講什麼,才能安慰病人。
但是自己發現嘉容師姐有很多安慰的善巧,說自己女兒的經驗,
並且自己發現到褚師姐從一開始的驚訝(很多人來探望),到後來的越來越高興,有希望的樣子。
自己發現大家都關懷得很好,但是自己很無助。以上是自己無助的經驗。

甄育:自己覺得人生當中,最無助的時候是遇到生老病死時,最痛苦。
爺爺在國中的時候,因為本身具有糖尿病,傷口不容易癒合,後來腳截肢,
截肢後還是繼續潰爛,後來放棄就醫,只有在家裡等死。真的是等死。
其實自己的人生是蠻順遂的,感覺自己好像自己努力,沒有什麼東西是拿不到的,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
但是當時發現自己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挽救他的生命。
這是自己人生遇到最無助的事情。

韋奇:因為本身是台北人,台語不太好。
教師營擔任大寮義工,大寮的師兄師姐都說台語,跟我們的談話,
平常的聊天也好,談事情也好,九成以上都是說台語。
自己和他們講,好像都是雞同鴨講。他在問自己話,自己都不知道,只能比手劃腳。
後來和師兄解溝通,說自己不太會說台語,希望他們可以說國語。
但是他們因為太習慣了,所以還是說台語。當時自己很無助。語言上面的。

益淞:這個無助的經驗,也是我學廣論的因緣。
父親身體很好,可以自己整理菜園,搬水泥,走路走好幾個小時都不會累。
自己大四就學佛,但是出社會後就斷掉了。
因為覺得家裡都很好,父母也很健康,無常不會這麼快來,所以就把重心都放在工作上。
還記得四年前除夕,開心的回家準備過年,但是回家看到爸爸在床上不能動,說沒有力氣,都不能動。
其實這應該是一個漸進,只是過年前做太多家事,變成引爆點。
這好像突然把自己敲醒,一個打擊。無常,佛講得很清楚,是隨時會到來的。
但是我卻覺得不會這麼快來。我自己的至親生病時。
我只能幫他跑腿買東西,但是我對他的無限生命,一點幫助都沒有。
自己非常無助,所以的希望都放在自己祈求能再學佛。但是也不知道這個願望能不能成真。
當年九月即學廣論。事後回想,覺得佛菩薩真的有聽到自己的祈求。

惠鈞班長收攝:無助時,是不是大家會想要去求救,可是好像都找不到方法或找不到人。
在這種狀況下,我們會需要一個有有經驗的人來引導。要不然自己會很痛苦。
請看P24 L5:『修解脫者,更無緊要過於尊重,即觀現世可看他而作,若無教者亦且無成,
況是無間從惡趣來,欲往從所未經之地,豈能無師。』這邊請副班長幫忙消文補充一下。

嘉容師姐消文補充:自己先講一下下午探病的經過。剛剛班長說我關懷很厲害,其實不是我很厲害。
是因為自己女兒小四小五(現在國一)也被玻璃割斷過,縫了40幾針,神經肌腱都斷了。
第二,因為神經被割斷了,手都麻掉了,我們都擔心他手會不會廢掉。
我就把這些心情都告訴那位師姐。可以想像的,受傷的人一定也很害怕,
要進手術室也會很害怕,然後他也會擔心說以後手會不會好?那以後復原狀況怎麼樣。
我就會分享我女兒的經驗。因自己女兒受傷的記憶猶新,那把過程告訴他,他就會比較放心。
因為有經驗的人來告訴他狀況,他就會知道之後的復原狀況是怎樣,
要注意的是哪些事情,他就會比較安心,會得到一點依靠。
這段文也是一樣。我們在追求解脫道的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要由善知識來教。
那各位想想,我們在世間學裁縫,學一項技藝,數學,圖畫,是不是要老師來教?
現在學世間的這些東西,都要由老師來教,更何況是現在要走的是從來沒走過的,
從來沒接觸過的,是不是要由善知識來教?
那這邊的重點是,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都需要老師來教,那在學習大乘佛法時,就更需要一位善知識來教。

惠鈞班長補充:在無助時,由一個有經驗的人來教,我們會很心安,會走得比較順。
在學佛,我們最相違的有兩點。
1. 其實我們都比較自私,都會只想到自己,很少會想到別人。
不善發大乘利益他人之心,因為與自己的習氣是最相違。
譬如在公司,學校,很討厭一個人,非常討厭他。你會想說要他快樂嗎?應該不會吧。
最好是離得遠遠的。因為這和自己的習氣是最相違。
2.我們都會只想靠自己,然後不會想去找老師學。
P23 LL1『住性數取趣,應親善知識。』這裡講到說,如果我們是想要以心靈提升,
想要以佛法當作自己生命的重心的這種有情的話,我們應該要找一個好的老師,去跟他學。
這和我們的習慣是最相違的。這裡的文字是還好,但是要修起來,是很困難的。

問題:世間的老師,老闆,他們是不是善知識?為什麼?

立仁:是。因為我們都需要有經驗的人來教導我們,救我對善知識的定義來講,
我會覺得我們的上司老闆,都比我們更有經驗,所以我認為他們是我的善知識。

甄育:不是,因為善知識是要具備有十種條件。在佛法裡面對善知識的定義是非常嚴格的。
所以世間的老師老闆,雖然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一些東西,但是無法帶你走大乘佛道,帶領你得到解脫。

惠鈞班長收攝:世間的老師老闆,可以是善知識:譬如學裁縫,裁縫師傅是裁縫善知識;
會計,會計上司是會計善知識;所以這是「是」的理由。
「不是」的理由,依照P24 LL5:『總諸至言及解釋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雖說多種,
然於此中所說知識,是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次能導入大乘佛道。』
學佛,大乘佛法的善知識,需要能夠幫助我們能夠從求人天開始,求二乘解脫開始,
一直到成佛開始,能夠不斷不斷引導走向大乘佛道,直至成佛。
所以以後廣論所講的善知識,他是一定要能夠幫助我們成佛,才叫這邊講的善知識。
大家先把這個概念記住。公司的老闆,算是幫助我們成就世間專業的世間善知識。

◆這邊會再問個問題,幫助大家先把概念建立起來。
直接消文事實上沒有太大的意思,因為要有個完整的概念後,就比較容易了解內涵。
P24 LL1:『順總佛教,調相續法。』問題:什麼叫做佛教?佛法?
佛教佛法的目的與特質是什麼?我們要把這個宗先定義好,再開始學。

達仁:佛法是可解脫煩惱生死,尋找快樂的方法。

宗融:目的:大乘:發菩提心,幫助眾生解脫生死。小乘:幫助自己出離生死,離苦得樂。
佛法的特質和其他宗教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在於修心。
我們必須要一步一步學習,才能有所成長。並非說今天你信佛,你就可以得到什麼什麼,或是怎樣怎樣。
此外,佛法很科學,越讀,越學,越真實。並非迷信。是可以幫助人們解脫,脫離煩惱的東西。

惠鈞班長收攝:非常精準。我們來看P24 LL1:『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
剛剛第一題(世間老師是否可以成為善知識?)帶出佛法的老師有個條件,能夠引導我們去入大乘,然後成佛。
至於這老師可以教我們什麼?就要去掌握說佛法的關鍵,目的是什麼。
主要的目的是要幫助我們調伏我們的相續,內心。
所以說,我們學了很多加減乘除,可能沒什麼用,因為他對我們內心的淨化是沒有用的。
頂多變成一個很會賺錢的老闆而已。
可是我們學了佛法之後,威力遠遠勝於加減乘除,因為他是可以幫助我們淨化內心,得到快樂。
我們看一下善知識的條件,P24 LL4:『知識1調伏2靜3近靜,4德增5具勤6教富饒,
7善達實性8具巧說,9悲體10離厭應依止。』
這邊所講的都是佛教的善知識可以調伏我們內心,直至成佛。

◆消文:第二組(P23黑體字-P24L2) (仁貴)
嘉容副班長:簡單介紹三聚:決定聚,不定聚,邪定聚。我們是哪一類?

六、定培,定培保溫宣導 (仁貴):
對35歲以下年輕人做在寺院的學習的活動。
在鳳山寺,利用兩天一夜的學習,整個主題課程,三年一循環。
第一年:依師。第二年:皈依。第三年:業果。
本身在台積電工作,對於科學園區工作的人,有一個科園護持小組,會固定開一個會。
台積電有一個固定的窗口,是大專班一位老師。
今天要去南科開會,但是因為臨時法師要他去鳳山寺,就請問自己可不可以幫忙去開會。
心裡有點排斥,但想說可以打電話找到人代替他去。
打了第一個去求救,對方拒絕。心中便起煩惱。但是後來還是決定自己去。
因為早上聽廣論,聽到戒,調伏,師父講了一句話,介紹戒以及調伏。
目的不是要消滅你的心,而是要轉化你的心。自己想到這句話,便開始練習思考如何轉?
第一個想到的,視為莊嚴,莫覺如擔。到了開會的現場,開會中很開心,知道背後如何默默努力的推動。
發現原來透過這樣的行為,若是能因此而幫助到人,就很開心。
下午碰到打電話求救的對象,不但沒有不開心,反而很歡喜。
以上便是學習認識到調相續法。定培教我們一步步如何做,教觀察修,自己有練習。
教修信念恩,讓自己因有幫助到人而高興。對自己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參加定培,可以到鳳山寺上課,是一件幸福的事。
定培上課很活潑,方便善巧。
Ex:廣播劇:慈悲的大魚的故事。

七、聽廣播劇:

八、回向、禮佛


◆下周預定進度: P24 L2-P27 L7
第三組:P24L2 (菩薩藏經..)--P24L6 (...豈能無師)
第四組:P24L7 (由是親近..)--P25L1 (...調伏等三)
第一組:P25L2 (其中調伏..)--P25L9 (...利)
第二組:P25Lb4 (達實性者..)--P26L6 (...化心中)
第三組:P26L7 (悲憫者..)--P26Lb2 (...誰近能益)
第四組:P26Lb2 (如是若於..)--P27L7 (...如是德相)

行政事項:
(一) 3月份寺院定培:(由法師親自上課,非常鼓勵大家把握機會參加)
時間:3/14(六)~3/15(日) (可報名一天、兩天、半天)
地點:鳳山寺

3月份定培保溫:(複習二月份定培課程)
時間:3/9(一)
地點:新竹支苑

(二) 青廣暨定培部落格LOGO設計徵選活動
截止日延長至3月10日
相關辦法可參見部落格(http://lamrimhs.blogspot.com/2009/01/logo.html)

2013 關西農場參訪

2013 關西農場參訪